江苏·太湖风景名胜区

资源版

东山史话丨碧螺春与两位茶神的故事
信息来源:东山 || 发布时间:2025年03月20日 || 查看284

太湖洞庭山是碧螺春茶的故乡,也是中华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。2006年3月25日下午,东山陆巷太湖边人山人海,人头攒动,苏州·吴中洞庭(山)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节正在陆巷沙滩山下举办,上千名中外客商、各界人士和东山茶农参加活动。“祭茶神”是旅游节的开幕式,也是这次活动的重要内容,随着主持人宣布茶文化旅游节开始,会场上顿时鸦雀无声,庄严肃穆,一个庄重浑厚的男中音响起:“波清水柔兮,太湖之浪;土沃果香兮,洞庭之壤。翩翩茶神兮,瑞降吴中;茶中绝品兮,萌发我乡……碧螺峰下美名扬,吓杀人香仙家树……康熙驾临吴中地,好茶初尝喜欲狂……”

这个“祭茶神”仪式,祭祀的正是唐代陆羽和清初朱元正两位茶神。

螺春茶文化旅游开幕式

唐上元初年(760),陆羽隐居苕溪(现湖州),撰《茶经》三卷,对茶的性状、品质、产地、种植、采制、烹饮、器具等进行论述,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,陆羽被誉为中国的“茶神”。

陆羽(约733—804),字鸿渐,号竟陵子、“茶山御史”等,唐复州竟陵(今湖北天门市)人。陆羽一生嗜茶,精于茶道,是中国茶的祖先。据《新唐书》《唐才子传》记载,唐开元二十一年(733),陆羽因其相貌丑陋而成为弃儿,被遗弃于寺庙门前,不知其父母是何许人,后被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在竟陵(湖北天门县)西门外西湖之滨拾得并收养,因而陆羽与寺庙僧人有一种特殊的感情。约唐贞元年间,湖州人释皎然为洞庭西山包山寺住持,与陆羽友善,陆羽数次赴洞庭山考察茶山及访友。一次,释皎然也到湖州登门拜访陆羽,不巧陆羽外出而未遇,于是留下了一首《访陆处士羽》的长诗,云:“太湖东西路,吴主古山前。所思不可见,归鸿自翩翩。”诗尾有“何山尝春茗?何处弄春泉”之句。诗写对友人的思念,称其如鸿雁般翩翩于山野中,不辞辛劳而跋涉于群山之间,尝茗品泉,受人崇敬。

陆羽

朱元正(约1664—1719),名公懋,清初杨湾石桥人,为吴县二十八都东山震泽乡七图图长,辖石桥、后周街、坊里、何家山、张巷5个村(相当于今联队队长)。史书及地方志上对朱元正的记载很模糊,《太湖备考》载:“东山碧螺峰石壁,有野茶数千株,山人朱元正采制,其香异常,名‘吓杀人香’”。清顾禄《清嘉录》“茶贡”载:“邑侯采办洞庭东山碧螺春茶入贡,谓之茶贡。……而土人朱元正独精制法,出自其家之茶,尤称妙品。康熙己卯,车驾南巡,幸太湖,巡抚宋牵购此茶以进。上以为其名不雅驯,题之曰碧螺春。自是,地方大吏,岁必采办。元正没,制法不传。”还有,清康熙侍臣王应奎所著《柳南随笔》与康熙《苏州府志》中,都提及碧螺春茶和茶农朱元正。

茶农朱元正

事情经过是这样的,清康熙三十八年(1699)四月初三日,康熙南巡淮甸,夜住苏州,想起在东山翠峰寺为方丈的昔日老师超揆,下旨初四日前往东山。皇帝幸临是件大事,进贡地方名产必不可少。但康熙一直怕身边的臣子借他之名捞取不义之财,对宠臣、侍卫管控较严。拍皇帝的马屁也大有讲究,进贡些啥给皇帝呢?当时东山著名的洞庭红橘、白沙枇杷、太湖银鱼还都未上市。宋荦灵机一动,翁巷席家“扫叶山房”刻印的《百家唐诗》很有名,兰花也种得好,送这两样东西给康熙,礼轻情重,皇帝一定欢喜。

据说,席启寓接到康熙皇帝将到自己家中休息之令,不敢怠慢,备好官府所嘱刻印的四套《百家唐诗》和二缸兰花后,心想客人来家,进茶是必备礼仪。翁巷席家与石桥朱家为世交,朱家碧螺峰上采摘的第一早好茶,朱元正每年都送一点给好友席启寓尝新,于是,他又备了一点东山产的土茶,招待贵客。第二天康熙来家后,席启寓把“吓杀人香”茶拿出来招待康熙皇帝。康熙品到的土茶格外好喝,回味既有茶叶的清香,又有花果的甜味,随口问主人:“这是什么茶?”席启寓答:“山浪土茶”。至于后来,清代一些小说笔记上所载,碧螺春最早名“吓杀人香”,是放入少女怀中,着了茶姑的体温,发出一种奇异的香味,其实是后人演绎的。清乾隆年间,一位名叫梁同书的翰林院侍讲,把此事引申开来,写了一首《碧螺春》诗,称“娥眉十五采摘时,一抹酥胸蒸绿玉。纤褂不惜春雨干,满盏真成乳花馥。”

东山碧螺峰

巡抚宋荦听康熙称赞东山的土茶,还起了碧螺春这个好听的茶名,令陪同的吴县陈巡检(相当于县公安局长)把朱元正叫到前山,要他立即采制几斤土茶进贡。古代江南早春还暖迟,清明前基本没有茶叶。朱元正只得跪下实说:“大人,东山土茶尚极稀少,需四月中下旬才能大量上市。”宋荦倒也通情达理,嘱咐陪同的陈巡检,届时茶贡。于是碧螺春茶成为贡品,(《清宫述闻》卷一)也记载了:“圣祖以其茶名不雅,题之曰‘碧螺春’。”之事。朱元正接受茶贡任务后,反复思索研究,他想焙炒时如果能把半干的嫩叶捻卷成“螺蛳”状,搓紧成“龙头”,外形不是更好看么。经过反复实践,朱元正终于取得成功,他所炒制的土茶,条索纤细、蜷曲成螺、茸毛密布,已形成今天碧螺春的技艺。朱元正的大胆创新,开创了东山土茶300多年的辉煌历史。

《康熙赐名碧螺春》《康熙遇茶姑》台阁表演

这一届东山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节“祭茶神”活动结束后,还表彰命名了炒茶“十佳炒茶能手”、茶叶生产“十大生产基地”和茶叶产业“十大品牌企业”等授牌仪式。陆巷村创作的《康熙赐名碧螺春》和《康熙遇茶姑》台阁表演,成为开幕式的压台戏,多姿多彩而意义深远。

//

来源:吴中东山

【打印此页】 【纠错】
关于我们
法律声明
常见问题
主办单位:江苏省太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
办公地址: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青山路29号
邮政编码:214062 联系电话:0510-85815160
备案编号:苏ICP备20007056号
苏公网安备:

32021102001172号

访问量:1589489
提示
确定